南京最美的法国梧桐大道

1872年,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种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国梧桐树,开创了南京行道树栽种的历史。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灵柩修中山路和陵园大道的时候,又陆续种下2万棵法国梧桐,遮天蔽日的林荫大道成为南京的象征。
当你来到南京,漫步在悟桐树下,就会变得平和淡定。行走在南京老城区的街道上。
南京最美的法国梧桐大道
绿荫成廊的梧桐树大道上,树叶遮天蔽日。行人、骑车人、公交车在树荫下不管是站立还是前行,就是一种享受。
丰子恺先生在《梧桐树》中是这样写到:“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,重重叠叠地挂着,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。”“自初生至落尽,占有大半年之久,况且这般繁茂,这般盛大!”
从民国时期就栽种悟桐树,覆盖了南京的主要干道。道路两边都是参天的悟桐,把整个道路都覆盖一条条"绿色隧道"。
东南大学的校区里,梧桐参天,春夏有绿,秋冬有金黄。学子们漫步在梧桐树下,尽享浪漫!
南京最美的法国梧桐大道
在中国,人们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,也就有了"栽下梧桐树,自有凤凰来"。因为梧桐的气势,梧桐也就成了祥瑞的象征。 法国梧桐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标识和象征,更是南京人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。春夏秋冬,四季相伴。
在南京沿中山大道出中山门到中山陵是宽阔的梧桐树林荫大道。南京梧桐树见证了南京这个曾经的六朝古都的近代百年沧桑,经历了民国凄厉风雨和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巨变,早已成为南京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事实上,南京的“法国梧桐”并非梧桐,它只是长得像中国的梧桐而得名,也并非真正的法国梧桐,人们习惯称它“法国梧桐”,这是上海法国梧桐的影响之大的最有力的证明,这应该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。
南京的梧桐树高大挺拔,把种植的道路构成林荫大道,其气势和姿态与上海梧桐树街道迥然不同。宽阔的大道,修剪整齐构成林荫的高大的梧桐,去尽了上海梧桐树街道的“小资”情调,显得非常的壮观。
南京最美的法国梧桐大道
据传说,1925年,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,根据其生前遗愿,将安葬南京钟山(又名紫金山)。1928年,为迎接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,南京市政府辟建了中山大道(以下关码头为起点,经中山北路、中山路、中山东路到中山门道路的统称)和陵园路,并在两旁栽种行道树。1929年,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火车站运抵浦口车站(今南京北站),下车后渡江上岸的中山码头,进城后途径中山北路,过中山桥,到鼓楼后途径的中山路,穿过新街口后拐弯,途径中山东路,然后过逸仙桥,出中山门,一直到陵园路,路两旁栽的全是法国梧桐,成为南京最早的一批行道树。
新中国成立后,“法国梧桐树”也在国内其它城市推广开来,像杭州、武汉、郑州等城市,长沙也有,他们都称之为“南京树”,但是其规模和知名度,比起上海法国梧桐街道的情调和南京梧桐的林荫大道的壮阔来,实在是相去甚远了。

最新图文

Baidu
map